DOCTOR BOSS

“醫藥分開”后醫院必須剝離藥房?-醫伯伯集團

2016-08-11 17:05來源:-醫伯伯集團作者:-醫伯伯集團網址:http://www.yibobo120.com瀏覽數:23421 
文章附圖
醫藥分開后,北京朝陽醫院通過促進“合理用藥”的手段,達到了“向質量要效益”的目標,非但沒有“剝離”藥房,反而在新政策下實現了醫院藥學角色的“華麗轉身”。


2012年公立醫院改革啟動至今,北京市醫改已經涉足深水區,醫藥分開像一把匕首,在公立醫院的錢箱子上劃開了一個口子。當藥品加成被醫事服務費所取代,當藥品銷售成為醫院的成本支出而不是利潤來源,大多數公立醫院紛紛采取了類似剝離藥房或者弱化藥房功能的策略,以降低醫院運營成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以下簡稱“北京朝陽醫院”)非但沒有進行上述動作,反而進一步“擁抱”藥學,重視藥學的學科建設,加大合理用藥的管理力度,在藥事管理改革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創新,通過促進“合理用藥”的手段,達到了“向質量要效益”的目標,實現了新政策下醫院藥學角色的“華麗轉身”。

在全國醫院管理進修北京朝陽醫院專場上,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分享了醫院藥事管理改革方面的探索與成效。以下內容為醫伯伯集團根據劉麗宏的演講編輯整理而成,有刪節。

“華麗轉身”:從醫院、部門和人員三層面完成

隨著北京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取消藥品加成后,醫保資金總額預付制的建立,節省預付總額可以給醫院帶來收益,調動了醫院合理控制醫藥費用的積極性。對于規范醫療行為,合理控制醫藥費用,增強醫務人員合理檢查、合理治療的意識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醫院——全方位“擁抱”藥事管理

北京朝陽醫院在藥事管理方面的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在醫院層面,概括來講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北京朝陽醫院在全國率先聘任了總藥劑師,參與醫院的經營管理;第二步,醫院將藥事部從技術科室劃為職能科室,將全院合理用藥管理工作劃歸給藥事部,發揮其藥事管理作用;第三步,全面調整醫院的績效分配方案,藥學部門的績效與合理用藥掛鉤。

藥事部——變“技術部門”為“職能部門”

藥事部的工作內容也隨之做出重大調整:對醫院,進行宏觀的合理用藥管理工作,設置合理用藥動態監測預警,監測藥占比、次均藥費、次均費用、抗菌藥物使用率、使用強度、藥品用量等數據,把握醫院整體水平;對醫護人員,進行微觀的合理用藥管理工作,包括門急診處方點評、抗菌藥物專項點評、病房專項點評等; 對患者,除了傳統意義上的門診取藥流程優化、門診藥歷等內容,增加了用藥咨詢、臨床藥師服務等優質藥學服務。

藥師——變“藥劑師”為“臨床藥師”

將藥師從傳統而單調的藥品調劑和藥品供應中轉變過來,賦予其指導監督醫護用藥、指導服務患者用藥的功能,工作內容涉及用藥咨詢、臨床會診、病例討論、不良反應監測、臨床藥學服務、精準化用藥等。

充分發揮臨床藥師的作用,堅持“減法原則”,對醫護、患者用藥進行指導,精簡用藥品種、減少藥物相互作用、維持血藥濃度穩定、降低藥物不良反應風險、預防藥源性疾病的發生等,成為醫院合理用藥的倡導者和患者安全用藥的保障者。

“在藥品零差率的背景下,藥師也需要轉型”,北京朝陽醫院執行院長陳勇在一次接受健康界采訪時曾表示,“如果他們還是只會調劑和配藥,未來會被淘汰。”


動奶酪:將藥事納入醫院績效考核體系

打破原有的績效考核體系,將藥事指標納入其中,是實現降低藥占比的有力抓手。醫院用總藥費與醫院總收入之間的比例,即藥占比,來衡量科室的合理用藥狀況,并以此為醫院績效考核體系的重要指標之一。讓用藥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科室的績效和員工的收入,以此規范科室和個人的醫療行為,減少和避免“大處方”。

為了便于科室更直觀地明確藥占比降低的目標,醫院將藥占比分解成包括抗菌藥物管理指標和合理用藥監測指標的14個亞指標,并分別予以考核,便于科室逐一對比,做到精細化管理。

用信息化規范醫生醫療行為

除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藥事改革,北京朝陽醫院通過信息化手段,自主研發了合理用藥軟件——藥之道,將醫改后探索實踐形成的合理用藥知識與管理思路,轉化為臨床應用,在規范醫生醫療行為的同時節約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是精細化管理的又一體現。

醫伯伯?-醫伯伯集團-浙江醫伯伯-嘉興醫伯伯-北京醫伯伯-深圳醫伯伯-上海醫伯伯-天津醫伯伯-河北醫伯伯-廣東醫伯伯-成都醫伯伯-醫伯伯品牌管理-醫伯伯醫院管理公司-醫伯伯醫療互聯網-醫伯伯互聯網醫療-醫伯伯公司-www.yibobo120.com醫伯伯集團官網-醫伯伯在線-醫伯伯業務覆蓋-醫伯伯模式-醫伯伯創業創新-醫伯伯融資


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