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際生物醫學光子學與健康科學研討會![]() 2016年10月10-12日 中國·上海 第二輪截稿日期:2016年8月31日 錄用方式:投稿后兩個星期內快速答復推薦結果。優秀稿件將被推薦到合作期刊(SCI、 Ei收錄)、OSA會議文集發表 (EI檢索)。 生物醫學光子學與健康科學研討會將主要專注于光學技術和光學儀器在生命科學與臨床應用發展的各個方面。會議主題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光學成像與光譜,光學顯微技術,納米、生物光學材料,新型生物醫學傳感器,組織光學,臨床醫學中的光學技術和健康科學與產業中的光學技術等。本次論壇旨在提供一個生物醫學光子學與健康科學交流最新成果的學術峰會,報告專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中外知名院士、生物醫學光學領域學術權威、青年學術精英、生物醫藥產業界的領袖等,共同討論前沿科學在生命科學和臨床醫學中應用進展以及面臨的挑戰和難題。高度決定視野,組委會歡迎您的加入! 主辦單位: 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技術主辦: 美國光學學會 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承辦單位: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聯辦單位: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醫學光子學分會 中國光學學會生物醫學光子學專委會 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專委會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等 大會主席: 大會共主席:
程序委員會共主席: 熊大曦(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李鵬程(華中科技大學) 邀請專家報告(排名無先后順序): Eric Betzig(The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USA)(因在超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Xingde Li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SA) Ernst Stelzer (Buchmann Institute for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Germany) J?rg Enderlein(Georg-August-Univ. G?ttingen , Germany) Jürgen Popp(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 , Germany) Martin Booth (Univ. of Oxford, UK) Markus Sauer(University of Wuerzburg, Germany) Min Gu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Australia) Raimund J. Ober(Texas A&M Univ., USA) Tony Wilson (Univ. of Oxford, UK) 程和平院士(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 譚蔚泓院士(湖南大學) 駱清銘(華中科技大學) 畢國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顧忠澤(東南大學) 聶書明(南京大學) 任秋實(北京大學) 田 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屈軍樂(深圳大學) 魏勛斌(上海交通大學) 邢 達(華南師范大學) 邀請青年精英報告: 步 揚(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陳良怡(北京大學) 諶小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付 玲(華中科技大學) 賀 號(上海交通大學) 黃國亮(清華大學) 黃 鵬(深圳大學) 季敏標(復旦大學) 雷 銘(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李 棟(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李 輝(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斯 科(浙江大學) 宋 亮(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孫育杰(北京大學) 王 凱(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 吳長鋒(吉林大學) 徐平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會議議題(不限于此): 專題一:生物光學成像與光譜(Biomedical optical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專題二:光學顯微鏡:技術和應用(Optical Microscop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專題三:納米、生物光學材料(Nano/Biophotonics Materials) 專題四:新型生物醫學傳感器(Biomedical sensor) 專題五:組織光學,激光與組織相互作用,組織工程(Tissue Optics, Laser-Tissue Interaction, and Tissue Engineering) 專題六:臨床醫學中的光學技術(Advanced optical techniques for clinical medicine) 專題七:健康科學與產業中的光學技術(Optical techniques for Health Science and Industry) 請作者登陸會議網站提交英文摘要。收到組委會發的錄用通知后,請按通知要求將論文全文提交至支持期刊網站。 論文發表: 通過評審的論文將被推薦到合作期刊(SCI或EI收錄),由期刊編輯部復審通過后正式發表。部分論文將由OSA會議文集出版(EI核心收錄)。 支持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SCI)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SCI) 《紅外與激光工程》(EI) 《光學精密工程》(EI)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激光生物學報》 組委會聯系方式: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李瑾,lijin@csoe.org.cn, 022-58168516 天津市空港經濟區中環西路58號-8358-9,郵編300308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2016年7月 醫伯伯?-醫伯伯集團-浙江醫伯伯-嘉興醫伯伯-北京醫伯伯-深圳醫伯伯-上海醫伯伯-天津醫伯伯-河北醫伯伯-廣東醫伯伯-成都醫伯伯-醫伯伯品牌管理-醫伯伯醫院管理公司-醫伯伯醫療互聯網-醫伯伯互聯網醫療-醫伯伯公司-www.yibobo120.com醫伯伯集團官網-醫伯伯在線-醫伯伯業務覆蓋-醫伯伯模式-醫伯伯創業創新-醫伯伯融資 上一篇: 醫療衛生信息化相關網址大全-醫伯伯
下一篇: 醫伯伯醫療互聯網-醫改,讓百姓看病少花錢
|